1、范圍 同步時鐘系統(tǒng)防水試驗包括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1至8,即防護等級代碼為IPX1至IPX8。
2、各種等級的防水試驗內容
(1)IPX1 方法名稱:同步時鐘系統(tǒng)垂直滴水試驗
試驗設備:滴水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見2.11
試樣放置:按試樣正常工作位置擺放在以1r/min的旋轉樣品臺上,樣品頂部至滴水口的距離不大于200mm
試驗條件:滴水量為1 0.5 mm/min;
試驗持續(xù)時間:10 min;
(2)IPX2 方法名稱:同步時鐘系統(tǒng)傾斜 15°滴水試驗
試驗設備:滴水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見2.11
試樣放置:使試樣的一個面與垂線成15°角,樣品頂部至滴水口的距離不大于200mm。每試完一個面后,換另一個 .....面,共四次。
試驗條件: 滴水量為3 0.5 mm/min;
試驗持續(xù)時間: 4×2.5 min(共10 min);
(3)IPX3 方法名稱:同步時鐘系統(tǒng)淋水試驗
試驗方法: a.擺管式淋水試驗
試驗設備:擺管式淋水濺水試驗裝置(裝置圖形及其試驗方法見本書2.14)
試樣放置:選擇適當半徑的擺管,使樣品臺面高度處于擺管直徑位置上,將試樣放在樣臺上,使其頂部到樣品噴水口的距離不大于200mm,樣品臺不旋轉。
試驗條件:水流量按擺管的噴水孔數(shù)計算,每孔為 0.07 L/min。 淋水時,擺管中點兩邊各60°弧段內的噴水孔的噴水噴向樣品。被試樣品放在擺管半圓中心。擺管沿垂線兩邊各擺動60°,共120°。每次擺動(2×120°)約4s 。
試驗時間:連續(xù)淋水10 min 。 b.噴頭式淋水試驗
試驗設備:手持式淋水濺水試驗裝置,裝置圖形及其試驗方法見本書2.14
試樣放置:使試驗頂部到手持噴頭噴水口的平行距離在300mm至500mm之間
試驗條件:試驗時應安裝帶平衡重物的擋板,水流量為10 L/min
試驗時間:按被檢樣品外殼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為1 min (不包括安裝面積),最少5 min 。
(4)IPX4 方法名稱:同步時鐘系統(tǒng)濺水試驗;
試驗方法: a.擺管式濺水試驗
試驗設備和試樣放置:與上述第(3)條 IPX3 之a 款均相同;
試驗條件: 除下述條件外,與上述第(3)條 IPX3 之a 款均相同; 噴水面積為擺管中點兩邊各90°弧段內噴水孔的噴水噴向樣品。被試樣品放在擺管半圓中心。擺管沿垂兩邊各擺動180°,共約360°。每次擺動 (2×360°) 約12s 。
試驗時間: 與上述第(3) 條 IPX3 之a 款均相同 (即10 min )。 b.噴頭式濺水試驗
試驗設備和試樣放置:設備上安裝帶平衡重物的擋板應拆去,其余與上述第(3) 條 IPX3 之b款均相同; 試驗條件:除下述條件外,與上述第(3)條 IPX3 之b款均相同;
試驗時間:與上述第(3)條 IPX3 之b款均相同, 即按被檢樣品外殼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為1min(不包括安裝面積)最少5min 。
(5)IPX5 方法名稱:同步時鐘系統(tǒng)噴水試驗
試驗設備:噴嘴的噴水口內徑為6.3mm; 裝置圖形及其試驗方法見本書2.14
試驗條件:使試驗樣品至噴水口相距為2.5~3m,水流量為12.5 L/min (750 L/h);
試驗時間:按被檢樣品外殼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為1min(不包括安裝面積)最少3 min 。
(6)IPX6 方法名稱:同步時鐘系統(tǒng)強烈噴水試驗;
試驗設備:噴嘴的噴水口內徑為12.5 mm; 裝置圖形及其試驗方法見本書第2.14章;
試驗條件:使試驗樣品至噴水口相距為2.5~3m,水流量為100 L/min (6000 L/h);
試驗時間:按被檢樣品外殼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為1min(不包括安裝面積)最少3 min 。
(7)IPX7 方法名稱:同步時鐘系統(tǒng)短時浸水試驗;
試驗設備和試驗條件:浸水箱。其尺寸應使試樣放進浸水箱后,樣品底部到水面的距離至少為 1m 。試樣頂部到水面距離至少為0.15 m 。
試驗時間: 30 min 。
(8)IPX8 方法名稱: 持續(xù)潛水試驗;
試驗設備,試驗條件和試驗時間: 由供需(買賣)雙方商定.其嚴酷程度應比IPX7高。
雷電或大容量電氣設備的操作會在供電系統(tǒng)內外部產生浪涌,其對供電系統(tǒng)(中國低壓供電系統(tǒng)標準:AC 50Hz,220/380V)和用電設備的影響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低壓供電系統(tǒng)的外部浪涌主要來自雷擊放電,雷電由一次或若干次單獨的閃電組成,每次閃電都攜帶若干幅值很高、持續(xù)時間很短的電流。一個典型的雷電放電將包括二次或三次的閃電,每次閃電之間大約相隔0.05s的時間。大多數(shù)閃電電流在10~100kA范圍之間,其持續(xù)時間一般小于100ms。網(wǎng)絡同步時鐘供電系統(tǒng)的內部浪涌主要來自于供電系統(tǒng)中大容量設備、變頻設備和非線性用電設備的使用,給時鐘供電系統(tǒng)帶來日益嚴重的內部浪涌問題。同步時鐘供電系統(tǒng)的內外部浪涌即便是很窄的過電壓沖擊,也會造成設備的電源部分或全部電子設備損壞。
3、同步時鐘供電系統(tǒng)組合浪涌保護 :
電源部分防護屬于現(xiàn)代防雷技術內部防護的范疇。對引入建筑物的電力線路和建筑物內的配電系統(tǒng)應進行過電壓防護時,應根據(jù)防護的具體情況分級設置過電壓保護裝置,其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術,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設備將雷電過電壓(脈沖)能量分流泄入
大地,達到保護目的,所以,分流(限幅)技術中所采用防護器的品質、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防護系統(tǒng)的性能。因此,選擇適合被保護設備特性的浪涌防護器(SPD)至關重要。 對于時鐘產品低壓供電系統(tǒng)中浪涌引起的瞬態(tài)過電壓保護,應采用分級保護的方式來完成,從供電系統(tǒng)的入口(比如學校、醫(yī)院、車站等使用同步時鐘場合的總配電房)開始逐步進行浪涌能量的吸收,對瞬態(tài)過電壓進行分
級防護,如圖輸入防雷接線所示:
1、同步時鐘輸入電源級保護
入戶電力變壓器低壓側安裝的電源 SPD 作為級保護時應為三相電壓開關型電源SPD,其雷電通流量不應低于60kA;應是連接在用戶供電系統(tǒng)入口進線各相和大地之間的大容量電源 SPD。一般要求該級電源保護器具備 100kA/相以上的沖擊容量,要求的限制電壓小于 1500V,稱之為 CLASSⅠ級電源 SPD。這些電源 SPD 是專為承受雷電和感應雷擊的大電流和高能量浪涌能量吸收而設計的,可將大量的浪涌電流分流到大地。它們僅提供限制電壓(沖擊電流流過電源 SPD 時,線路上出現(xiàn)的電壓稱為限制電壓)為中等級別的保護,因為CLASSⅠ級的保護器主要是對大浪涌電流進行吸收,僅靠它們是不能保護供電系統(tǒng)內部的敏感用電設備的。 級電源避雷器可防范 10/350ms、100kA的雷電波,達到 IEC規(guī)定的防護標準,其技術參數(shù)如下。
① 雷電通流量:≥100kA(10/350ms)。
② 殘壓峰值:≤2.5kV。
③ 響應時間:≤100ns。
2、同步時鐘輸入電源第二級保護
分配電柜線路輸出端電源 SPD 作為第二級保護時應為限壓型電源 SPD,應該是安裝在向重要或敏感用電設備供電的分路配電設備處的電源 SPD。這些電源 SPD 對通過了用戶供電入口浪涌放電器的剩余浪涌能量進行更完善的吸收,對瞬態(tài)過電壓具有的抑制作用。該處使用的電源 SPD要求的沖擊容量為 45kA/相以上,要求的限制電壓應小于1200V,稱之為CLASSⅡ級電源 SPD。一般的用戶供電系統(tǒng)做到第二級保護就可以達到用電設備運行的要求了(參見UL1449-C2的有關條款)。 第二級電源避雷器采用C類保護器進行相—中、相—地、中—地的全模式保護,其技術參數(shù)如下。
① 雷電通流量:≥40kA(8/20ms)。
② 殘壓峰值:≤1000V。
③ 響應時間:≤25ns。
3、同步時鐘輸入電源第三級保護
在電子信息設備交流電源進線端安裝電源 SPD 作為第三級保護時應為串接式限壓型電源 SPD,其雷電通流量不應低于10kA。 最后的防線是在用電設備內部電源部分使用一個內置式的電源 SPD,以達到消除微小的瞬態(tài)過電壓的目的。該處使用的電源 SPD要求的沖擊容量為 20kA/相或更低一些,要求的限制電壓應小于1000V。網(wǎng)絡同步時鐘這種對電源要求很高且敏感的電子設備,具備第三級的保
護是必要的,同時也可以保護用電設備免受系統(tǒng)內部產生的瞬態(tài)過電壓影響。
仟漁 | /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